400-0012-182

我想去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意大利瑞士瑞典丹麦西班牙

资讯中心

千年日不落

标签:

分享:
     【导读】

【旅途伊始】

在去英国之前,我读了一整本的《英国通史》,我以为还未踏进大英帝国的国土,英国就已经被我踩在脚下。书中的内容自是有它的美妙之处,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穿越千百个世纪艰辛的历史构建仿佛倒带的电影按下了快退的按钮从眼前一晃而过,如同梦境。

但终究不过是不真实。

两天后,飞机划过英国上空时,我推开格状的窗户向下望,大片金灿灿的麦田如梯田整齐地排列,猛地一看倒像小时候课本里的田字格,红砖搭建起的矮楼连体婴般一栋紧挨着一栋,空旷的高速路上时而有零星的几辆车通过,整个英国像一座四面环海的巨大的堡垒,无声无息却屹立不倒,与这个国家沉稳厚重的历史一般,彰显出一种态度。

飞机上的窗户毕竟太小,容纳不了一个千年帝国。


【古城牛津】

英国的第一站让我感到很满意,古城牛津Oxford,下了大巴迎面而来的是专属于英国小镇的夏季清风,天空云蒸霞蔚,晴空万里,并不宽阔的过道旁是窗明几净的红瓦矮房,盆栽摆满了窗台,花香味扑鼻。

第一天,全英式早餐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煎蛋,香肠,培根,黄豆番茄汁,烤面包,第一次吃到全套,即使刀叉还用不利落,也要像个老道的英国人一样优雅安静的用餐,顺手再给自己倒上一杯在家并不常喝的咖啡,在苦涩中品尝初到英国的滋味。

牛津是安静而充满智慧的,像一位古希腊学者,衣着朴素,白发须须,两鬓满是褶皱,唯有一双眼泛着光芒。牛津的小镇上交叉在一块的路像蛛网般缠绵悱恻,大大小小的店铺都隐匿在牛津古朴的外表下,砖瓦经年累月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下呈现粗糙细小的裂痕。在牛津,随处可见的是古迹,随手指任何一栋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除却学院和教堂,大多建筑并非游客愿意踏足之地,但无论怎样,我们留意于它们时会心潮澎湃,会肃然起敬。

我们向历史致敬,向岁月致敬。


【信仰拥护者】

教堂,信仰者的天堂。

英国是基督教国家,教堂遍地都是,甚至连我们在学习的St.Steven’s house中都有三座小教堂。牛津最著名的一座是在市中心位置拔地而起的圣玛丽大教堂,细长的身躯和尖锐的穹顶无不体现哥特式建筑妖冶而鬼魅的美感,盘旋而上的楼梯,嵌在墙中的管风琴,圣母玛利亚的油画和点燃微光的祈愿烛,由于对外开放的原因,教堂中没有礼拜的人也没有打开的圣经,更没有洗涤心灵的圣歌,游客中神论者无神论者皆有,虔诚的基督教徒会点燃一根蜡烛,小声诵读一段圣经经文然后将它插到高挑的烛台上,而无神论者只是像我一样做一个永远不会敲响天堂大门的门外汉,走马观花。我以为信仰并非盛大的仪式或神圣而不可亵渎的禁条,相反信仰是一种疯狂的艺术,以人类的灵魂为笔谱写的精神升华。神秘感,撕裂感,矛盾感,禁忌感是宗教在我心中萌生的最原始的情感。

神皆人之模仿之物,它没有形态只是一个由虚妄构成的意识体。而人作为信仰者仅仅渴望一个完美到无人能及,足以永垂不朽的精神寄托。

神的存在恰恰证明人的疯狂。


【糜烂之都——伦敦】

有人认为伦敦充满智慧的因子因为大英博物馆在这里;有人认为伦敦散发时尚的芳香因为随处可见的大型步行商业街;有人认为伦敦包裹在浓重的政治气息里因为庄严肃穆的白金汉宫前周而复始的换岗仪式;有人认为伦敦虽古老却优雅高贵因为专属于皇家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落脚于此。

其实,于我来说伦敦仅仅是一个半古老半现代的混乱体,历史在这里被人类野蛮地踩在脚下,时尚在这里被定义为奢侈品消费,宗教在这里失去了最虔诚的追随者。人群堆满宽阔的步行街,充斥在大小的店铺里,拥挤在地下赌场里。我与伦敦的夜景无缘相见,但想必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这类词来形容是不为过的。

伦敦的糜烂一半人欢喜一半人忧愁,这种物质的糜烂现在看来倒是比不上伦敦中世纪时那种精神层面上的黑暗颓靡之美。所以再压抑的疯狂也总有人为它歌唱,再光明的时代也没有人看得到曙光。


【古朴剑桥】

Cambridge,剑桥,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提起剑桥,我会想到高一课堂上品析的徐志摩著名的那首《再别康桥》,背景音配的是李健悠扬绵长的嗓音。从牛津走出,进入剑桥,我有幸见到刻有这首诗的那块石头,旅人们忙着拍照,我只在脑中一遍又一遍回放曾经的那首歌,想象一段关于徐志摩走过这片土地时的故事,在熹微的阳光中抓住一些浅影。

剑河,也被称为康河,它环绕在剑桥的四周,围出一个圈。我坐在船上歆享这迎面吹来混着青草和泥土阵阵香味的微风,抬头看四周。与牛津相似,剑桥小镇基本是由剑桥大学下属的学院所构成,名扬世界的三一学院,国王学院,女王学院以浩荡的姿态映入视线中,每一座学院都是一段历史,每一座建筑都是千年不败的艺术品,每一条路每一扇门每一个细小的痕迹都蕴含着无穷的时代与王朝背后的讯息,我感觉得到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血液在沸腾。

这座小城的魅力在于,无论你准备好否,精神都会自然臣服于它的神秘感,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剑桥的生活与课程我并不远多提,因为七天远远不够了解这个古城,也学不来这里的风土人情。


【千年日不落】

终究还是要回到人身上。

世界对英国人的定义是优雅与绅士。我对英国人的认识是谦逊而古板。

在牛津生活时,我们组的领队老师是一位刚从牛津大学毕业,活泼的英国大女孩,她很爱说但不是美式的谈天论地。当我在请教她一些有关英国历史的问题时,其中的一个难住了她,她思索了很久也没有答案,我告诉她没关系不要为我无心的一问感到困惑,而她却一个劲地冲我道歉,说回家后一定会翻阅资料再给我解答。我想,这就是英国人的谦虚,是一种态度。(其实在当时我认为她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应该感到耻辱,但后来转念一想,那我岂不是无地自容了......)

大英帝国在十八世纪自封“日不落帝国”,而到今日,英国依旧是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不是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或今日的伊丽莎白二世的统治的结果,而是在于包含她们在内的英国人民心中的信仰与希望,文化礼仪和风俗,只要有一人相信,就能够被永远传承,而只要有一人看得到希望,这个国家就永远拥有曙光。

千年,日不落。

冠桥为您提供专业的留学服务

Banner